一. 管材、管件驗收及存放
1.管道組成件必須有質量證明書或合格證,材質規格、型號應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并按國家現行標準進行外觀檢驗,彎曲角度、曲率半徑、壁厚、橢圓度等檢查,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2.管件、法蘭分類擺放整齊,堆放場地鋪設帆布,法蘭密封面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保護,防止損傷。
3.螺栓、螺母、墊片等各種小件及一些精密配件應放入倉庫保管。
4.堆放管子的場地要平整、壓實,管子采用沙袋支墊,保證管子與地面的最小距離不小于 0.2m 。保溫管不宜堆放過高,防止擠壓損傷。
二. 管段下料及管口加工
管段采用氧 - 乙炔進行切割,組對前應清除管端坡口表面及坡口邊緣內外側不小于 20mm 范圍內的油漆、氧化皮、銹斑、毛刺等,為防止損傷母材,應用電動鋼絲刷清除。
切割完成后應按標準要求進行坡口及鈍邊加工,坡口角度一般為 30 °,鈍邊寬度一般為 0 ~ 2mm 。
管口加工完畢后,立即轉入組裝焊接工序,以避免坡口損傷或返銹。
三. 管線組對
組對前要核對管材出廠質量證明書、管道防腐合格證是否與現場的管材相符,否則不得用于工程。
組對要求
1 )組對前嚴格按設計、規范和焊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進行坡口檢查,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紋、夾層、刻痕、壓扁等缺陷,否則進行打磨修復,不能修復時重新加工坡口。
2 )定位焊長度一般 10 ~ 15mm ,高度為 2 ~ 3mm ,且不應超過管壁厚度的 2/3 。
3 )直管段兩環縫間距不小于 1.5 倍管徑,且不小于 100mm ,加固環距管子環向焊縫不應小于 500mm 。
4 )管線組對時錯邊量應小于壁厚的 10% ,且不大于 2mm ;管線組對偏斜量:管子公稱直徑小于 100mm 時不應大于 1mm ,管子公稱直徑大于 100mm 時不應大于 2mm 。全長均不大于 10mm 。支管與主管橫向偏差為± 1.5mm 。
5 )法蘭連接時,應檢查法蘭密封面及密封墊片,不得有影響密封性能的劃痕、斑點等缺陷;法蘭連接應與管道同心,并保證螺栓自由穿入,法蘭間應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得大于法蘭外徑的 0.15 %且不得大于 2mm 。
6 )閥組管匯組對時,應先組對母管兩端的子管,使之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母管,然后以兩子管為基準,組對中間各子管。當管匯母管管徑≤ 100 時,其平直度允許偏差應小于母管長度的 1/1000, 且不大于 15 ;當管匯母管管徑> 100 時,其平直度允許偏差應小于母管長度的 2/1000, 且不大于 15 。
管道組對完畢由操作者進行對口質量檢驗,填好組對記錄并與焊工進行互檢辦理工序交接,檢查合格后方可允許焊接。
四. 焊接
施工前應根據標準規定、施工圖紙、焊接工藝評定及現場環境條件編制焊接作業指導書。同時完成焊接人員資質審核及焊工考試。
焊接準備:
( 1 )焊接接頭表面應均勻、光滑,坡口兩側 20mm 的表面上不得有重皮、磨損、鐵銹、渣垢、油脂和其他影響焊接質量的有害物質。
( 2 )焊接坡口角度、鈍邊、根部間隙、對口錯邊量應符合設計、規范和焊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
( 3 )焊接之前,按焊接作業指導書要求在試板上調整好焊接參數,為保護母材,施焊時禁止在坡口以外的管壁上引弧。
( 4 )焊接地線盡量靠近焊接區,采用自制卡具將地線與管表面接觸。
( 5 )焊接所用的焊條、焊絲必須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庫房內,且相對濕度不超過 60% 。為確保焊接質量,現場配備焊條烘干箱,焊前按焊條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焊條烘干。
( 6 )焊縫缺陷超過允許范圍時,應進行修補或割掉重焊。返修前,先將表面的鐵銹等雜物清除干凈,用磨光機將焊接缺陷徹底清除干凈,修磨出焊接的坡口形狀,返修工藝與正常施焊相同,同部位的缺陷修補次數不得超過兩次,返修處焊縫應按原來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
五. 電纜的運輸與保管
1 )搬移滾動電纜盤時,應保證電纜盤牢固、電纜繞緊、電纜頭應密封。滾動時必須順著電纜盤上的箭頭指示或電纜的纏緊方向。
2 )電纜搬移時,不應在地上拖動。
3 )用車輛運輸時,禁止由車上直接拋下。
六. 電纜管的加工與安裝
1 )電纜管不應有穿孔、裂縫和顯著的凹凸不平,內壁應光滑,金屬管不應有嚴重銹蝕,硬質塑料管不得用于溫度過高或過低處。
2 )電纜保護管口不應有毛刺、棱角,且應做成喇叭型,內壁應光滑,金屬管應刷防 腐漆。
3 )電纜管在彎制后,不應有裂縫和顯著的凹癟現象,其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徑的 10% ;電纜管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所穿入電纜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4 )電纜管內徑應為電纜外徑的 1.5 倍,每根保護管不應多于 3 處彎曲,直角彎不得多于 2 處,管間連接處應用絲扣管接頭,若需焊接時不得直接對焊,應采用套管焊方式。
5 )套管接頭長度為管外徑 2.2 倍以上,硬塑管插接時,插入深度為內徑 1.5 倍。
6 )電纜管支持點間距,當無設計要求時為 3m 。
7 )成排安裝的電纜管管口應平齊。
8 )利用電纜的保護鋼管作接地線時,應先焊好接地線;有螺紋的管接頭處,應用調線焊接,再敷設電纜。
9 )保護管埋深符合設計要求,當跨路、過墻時,兩端應探出跨越物 500mm 以上。
七. 電纜支架的制作與安裝
1 )支架所用鋼材應平直、無扭曲,切口平整,無卷邊、毛刺。
2 )焊接應牢固無變形,各橫撐間的垂直凈距誤差應小于 5mm 。
3 )電纜支架應進行防腐處理。
4 )電纜支架應固定牢固、平直,同層水平偏差小于 5mm ,左右偏差小于 10mm 。
5 )電纜橋架轉彎處的半徑不應小于該橋架上電纜最小允許彎曲半徑的最大者。
八. 電纜的敷設
1 )電力電纜終端頭與接頭附近應留有備用長度。
2 )電纜各支撐點間距符合設計要求。
3 )電纜敷設時,應從盤上端引出,不應在支架或地面上拖拉,不得有鎧裝壓扁,電纜絞擰,護層折斷等損傷。
4 )電纜敷設時應排列整齊、無交叉,且應及時加以固定,掛標志牌。
5 )電纜牌應掛于終端頭、接頭、拐彎處、夾層內、溝道及豎井兩端,標明線路編號、電纜型號、規格、起點終點。
6 )垂直敷設時電纜在每個支架上固定,在橋架上每 2m 固定;水平敷設時,在首末端及拐彎、接頭兩端固定,水平每 5m 固定。
7 )電纜金屬外皮、支架及保護管均應可靠接地。
8 )電纜出入溝道管口等均應封堵密封,交流單芯電纜不應單根穿金屬管。
9 )電纜與各種設施的水平及交叉凈距符合有關規定。
10 )直埋電纜電纜溝回填土應分層夯實。
11 )室內電纜排列時,電力電纜控制電纜應分層排列,高低壓電纜、強弱電控制電纜應安順序分層,一般由上而下配置。
12 )控制電纜在普通支架上為單層,橋架上不超過 2 層,交流單芯電纜應在同側支架上正三角形排列,且每 1m 扎牢。
13 )纜溝內電纜敷設完畢后應將雜物清除干凈。
十. 電纜頭制作
1 )電纜頭制作時,應嚴格遵守制作工藝規程;
2 )電纜終端頭制作前應保證絕緣良好、無受潮;
3 )制作電纜終端頭應盡量縮短絕緣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切剝時不應損壞線芯和保留的絕緣層,附加絕緣件應清潔;
4 )三芯電力電纜終端處的金屬護層必須接地良好;塑料電纜每相銅屏蔽和鋼鎧應錫焊接地線;
5 )終端頭必須有明顯的相色標志,且與系統相序一致。
下一篇: 120m煙囪修補施工及檢查平臺改造方案